端午假期,內蒙古文旅市場呈現供需兩旺、創(chuàng)新多元的良好態(tài)勢,游客數量和消費收入實現雙提升,全區(qū)共接待國內游客915.64萬人次,同比增長4.41%;實現國內游客總花費62.70億元,同比增長5.54%。
今年端午節(jié),內蒙古精彩的活動吸引了眾多省外游客光臨。區(qū)外客源排在前三的依次是河北省、江蘇省、重慶市,區(qū)域客源輻射力不斷提升。攜程平臺顯示,內蒙古端午訂單量同比增長106%,周邊游訂單增長15%。響沙灣、輝騰錫勒黃花溝草原景區(qū)、烏蘭布統旅游區(qū)、烏蘭哈達火山地質公園成為旅游熱點,草原、沙漠等極致的自然景觀及特色民俗文化,仍然是內蒙古對外最吸引人的名片。
端午節(jié)是我國首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節(jié)日。今年端午假期,內蒙古將傳統民俗與草原特色深度融合,打造出兼具文化厚度與體驗熱度的端午文旅盛宴,以“粽味享珍饈”“粽情逐云鞍”“粽香品典籍”“粽韻舞歡歌”“粽魂賞華章”“粽藝傳非遺”“粽聲探文博”七大主題,推出430多項文旅活動,豐富游客選擇。全區(qū)開展59項非遺活動,呼和浩特市莫尼山非遺小鎮(zhèn)舉辦“粽情江湖?非遺論劍”,游客可體驗皮雕、蒙鑲等多項技藝;包頭市東達山藝術區(qū)面塑培訓、鄂爾多斯市竹編親子工坊等活動,讓非遺技藝從展柜走向生活;通遼市庫倫旗包粽子比賽、興安盟扎染體驗等民俗活動,吸引超數萬人次參與,實現“見人見物見生活”的活態(tài)傳承。內蒙古各地博物院積極開展各類“端午遇六一”活動,昭君博物院“昭君望鄉(xiāng)”沉浸式演藝、將軍衙署“古韻情景劇”等,通過情景還原、互動體驗讓歷史文化“活起來”;呼倫貝爾市“穿越時空的交融——拓跋鮮卑的歷史足跡”展、赤峰市“青藍北疆”高校美術作品展等,成為文化傳播新窗口。鄂爾多斯博物館“指尖龍舟?非遺童行”活動,引導青少年制作龍舟并繪制圖案,推動傳統文化年輕化表達。(記者 馮雪玉 實習生 衡家溢)
北疆新聞 | 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媒體平臺,內蒙古出版集團?內蒙古新華報業(yè)中心主管主辦的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平臺。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