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內蒙古自治區(qū)文化產業(yè)博覽交易會將于8月29日至9月2日在內蒙古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本屆文博會聚力打響北疆文化品牌,共設十大展區(qū),策劃豐富活動,進一步深化區(qū)域文化產業(yè)交流與合作,提升北疆文化品牌影響力、傳播力。
首次設立的北疆文化主題展區(qū),將以主題展形式整體策劃設計,集中遴選展示一批自治區(qū)具有北疆文化代表性的優(yōu)質文化資源、產品、企業(yè),通過多形式講好北疆文化故事。
五大版塊多元場景
共繪北疆文化多彩畫卷
北疆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有中華文化的突出特性,也有北疆特色的文化風貌,充分展現了北疆兒女鮮明的精神追求、精神品格、精神力量。展區(qū)緊緊圍繞展現北疆文化魅力、打響北疆文化品牌這一核心,融合北疆文化五大主要文化類型,依托自治區(qū)文化產業(yè)資源,設立五大版塊,全面展示北疆文化豐富內涵、深厚底蘊與時代價值。
展區(qū)頭部以“齊心唱響北疆文化”為統(tǒng)領,整體梳理北疆文化的歷史淵源、發(fā)展脈絡及核心特色。展區(qū)內部則圍繞紅色文化、草原文化、農耕文化、黃河文化、長城文化進行場景化策劃設計,立足紅色記憶、文旅融合、文化消費、文化傳承、民族團結等方向打造多元化場景。
其中,紅色文化版塊突出紅色記憶,打造榮耀北疆互動打卡點,引領觀眾傳承紅色基因、賡續(xù)紅色血脈;草原文化版塊突出文旅融合,擬打造沉浸式那達慕空間,展示內蒙古草原風光及文旅融合成果;農耕文化版塊突出文化消費,推出沉浸式直播帶貨空間,推介“內蒙古好物”,擦亮“糧倉”“肉庫”“奶罐”“絨都”名片;黃河文化版塊突出文化傳承,打造黃河文化互動體驗空間,有形有感有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長城文化版塊突出文化交融,設置昭君出塞互動打卡點,展現燦爛多元的民族融合歷史……五大版塊重點突出、各美其美,多元場景互動不斷、亮點迭現,為觀眾展開一幅北疆文化的多彩畫卷。
豐富內容創(chuàng)新表達
讓北疆文化融入日常生活
文化產品和服務是北疆文化的重要載體和具體展現形式。展區(qū)面向全區(qū)廣泛遴選優(yōu)質企業(yè)、產品和項目參展,推出一批體現北疆文化基本內涵、彰顯中華文明突出特性的精品,讓更多人感知、熱愛北疆文化。
數字賦能,激活北疆文化時代價值。走進紅色文化版塊,楊一木穿過的大衣、克力更用過的皮箱……28件革命先輩遺物通過文物三維數字大屏“活”起來,觀眾只需簡單動作就可“操控”文物,獲得逼真而生動的觀展感受;通過北疆文化資源數據庫平臺,可以一鍵檢索查詢全區(qū)文物古籍、遺址遺跡、非遺技藝等歷史文化資源,實現數字文化遺產的開放共創(chuàng);在草原文化版塊,借助“暖城智旋”四地游交互系統(tǒng),在“拔、插、轉”中云游鄂爾多斯;戴上VR眼鏡,坐上VR座椅,身臨其境感受在大草原“駿馬追風”……一系列數字化項目為觀眾提供豐富文化體驗的同時,立體化展現北疆文化的時代價值和創(chuàng)新成果。
優(yōu)質供給,將資源優(yōu)勢轉化為產業(yè)優(yōu)勢。現場還將集中展示一批體現中華文化特色、北疆文化特點、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文化產品。內蒙古博物院主推以館藏文物為靈感進行創(chuàng)意設計的各類“出圈”文創(chuàng),展現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創(chuàng)新魅力;“我和草原有個約定”文創(chuàng)旅游商品深受廣大游客“種草”好評,屆時觀眾可一站式打卡眾多熱銷款產品。
傳承文化根脈、展現文化魅力、打響文化品牌。8月29日至9月2日誠邀觀眾走進北疆文化主題展區(qū),感悟文化之美,體驗產業(yè)活力。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