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氣爽,多地迎來蔬菜豐收的季節(jié),處處洋溢著喜悅氣氛,構成一幅幅田園豐收的美麗畫卷。小小菜籃子,裝著大民生。忙碌的豐收季中,鄉(xiāng)村振興和經濟穩(wěn)步發(fā)展在蔬菜產業(yè)鏈中實現“雙向奔赴”。
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馬爾康市馬爾康鎮(zhèn)納足村,當季蔬菜喜獲豐收,群眾正在忙著采收、裝箱供應市場。來源:人民圖片
當前正值秋季蔬菜豐收與銷售的黃金時節(jié),從東北平原到青藏高原,從黃河沖積平原到長江中下游平原,各地因地制宜,廣袤的土地孕育多樣的農作物。
以創(chuàng)新為驅動力,優(yōu)質“菜籃子”藏著致富好路子。
在青海省西寧市湟中區(qū)攔隆口鎮(zhèn)班仲營村蔬菜種植專業(yè)合作社里,村民們忙著摘菜、洗菜、裝菜、運菜……一派繁忙景象。村黨支部書記馮應才說:“今年班仲營村新建了一條包裝箱生產線,投入生產后形成以生產、包裝、銷售為一體的產業(yè)鏈?!?/p>
班仲營村共有312戶人家,村民們全部通過蔬菜產業(yè)實現了就地就業(yè)。2023年,合作社落實鄉(xiāng)村振興銜接補助資金1590萬元,構建了蔬菜包裝加工生產線及蔬菜包裝泡沫箱制作車間,不僅提升了自身實力,更輻射帶動了周邊12個村莊的蔬菜產業(yè)發(fā)展。
金秋時節(jié),“中國蔬菜之鄉(xiāng)”山東省壽光市研發(fā)種植的“七彩番茄”迎來豐收。這些番茄顏色多樣,有黃、紅、白、橙色等,味道濃郁,口感豐富。目前,壽光市加快蔬菜新品種的研發(fā)和落地,新型蔬菜品種正在從展示逐漸向種植和市場推廣轉變。
各地發(fā)展態(tài)勢良好,一批批“新農人”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解鎖“共富密碼”。
在四川省遂寧市,“00后”新農人崔文秀在食材蔬菜基地內有條不紊地進行管護作業(yè),地里一壟壟黃瓜長勢甚是喜人;在重慶市合川區(qū),林世平作為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的代表,通過無公害蔬菜種植蹚出一條致富好路子。
2024年10月8日,在廣西梧州市蒙山縣文圩鎮(zhèn)大明村一個大棚蔬菜基地內,民工在采摘、包裝包心菜,準備運銷外地。來源:人民圖片
要真正實現蔬菜“買全國、賣全國”,還需要在運輸上搶“鮮”一步。依托路網和運輸工具的極大發(fā)展,“菜籃子”工程有著重要的基礎支撐。
川渝直達的瀘永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后,蔬菜基地經營者林秋柏依托高速公路,將種植的蔬菜銷往瀘州、重慶的農貿市場。“每天下午采收,晚上裝車運走。第二天早上,這些蔬菜就可以出現在各大菜市場?!绷智锇卣f。
信息技術高速發(fā)展之際,互聯網的發(fā)展也為蔬菜的運輸與配送注入了科技力量。
北京居民趙曉玲在電商平臺上下單,30分鐘后,配送人員就將其選購的蔬菜送達。如今,電商平臺通過直采加全程冷鏈運輸,實現從“產地”到“餐桌”的高效閉環(huán),其中本地菜及周邊菜可實現24小時從田間地頭到消費者手中。
山東壽光運用物聯網、云計算、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從蔬菜瓜果的標準化生產、品牌塑造等方面著手,大力發(fā)展現代農業(yè)園區(qū),從蔬菜瓜果的標準化生產、品牌塑造等方面著手,樹立“智慧農業(yè)”風向標。
業(yè)內專家表示,要像重視糧食生產一樣重視蔬菜生產,像重視農田保護一樣重視蔬菜產地養(yǎng)護和建設,進一步強化土地利用率,按照綠色食品標準進行標準化、規(guī)?;a。同時要注重農機農藝融合,將新機具、新技術應用到田間地頭,推進機械化帶動農業(yè)新質生產力發(fā)展。(宋子節(jié) 肖聰聰 實習生 賈宇軒)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