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日中未來創(chuàng)發(fā)研討會”在東京舉行。人民網 許可攝
人民網東京2月20日電 (許可)由日本笹川和平財團笹川日中友好基金主辦、日本科學協(xié)會協(xié)辦的第四屆“日中未來創(chuàng)發(fā)研討會”于18日、19日在東京舉行。來自東京大學、武漢大學等院校的60余名中日學生參加了為期兩天的交流活動。
本屆研討會以“我們想實現的未來生活”為主題,活動期間學生們游覽了東京塔、淺草寺、澀谷等東京知名地標,通過專題講座、實地考察以及小組討論等形式,進一步了解對方國家的生活和文化,共同探討未來生活發(fā)展的可能性。
成長經歷引發(fā)現場共鳴
嘉賓回答觀眾提問。人民網 蔣曉辰攝
新媒體博主山下智博、聲優(yōu)劉婧犖、清華大學博士于智為等嘉賓分別從自身經歷出發(fā)作主題演講。
山下智博認為兩國民眾應增進相互了解,他以自己剛到中國時的經歷為例,強調了與當地民眾交友、積極互動交流的重要性。從喜歡動漫的孩子到活躍在中日配音界的專業(yè)聲優(yōu),劉婧犖勇于追夢的經歷與發(fā)自內心的熱愛,引發(fā)了現場學生的強烈共鳴。于智為分享了自己多年從事中日文化交流的經歷,寄語學生們要勇于感受、思考生活并付諸行動。
共同描繪未來生活藍圖
中日學生分組討論交流。人民網 蔣曉辰攝
活動現場,中日學生分組討論,互相交流在東京實地考察的感受和對未來生活的暢想?!叭毡居泻芏酂o障礙設施,為殘障人士提供了便利”“廣告中有很多漫畫元素”“街道上為什么沒有垃圾桶?”……一張張便利貼,記錄下了學生們親身體驗到的文化差異。
學生們發(fā)表小組討論成果。人民網 許可攝
學生們圍繞人與自然共生、垃圾處理、觀光旅游等主題,借助AI、VR等前沿科技,描繪出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憧憬。
日本科學協(xié)會理事渡邊雄一郎、國觀智庫總裁任力波、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東方語言學院院長邱鳴對學生們展現出的想象力、觀察力與團隊協(xié)作精神給予充分肯定,表示未來屬于青年一代,希望兩國青年增進對彼此文化的理解,加強對話溝通。
主辦方與嘉賓合影。人民網 蔣曉辰攝
來自早稻田大學的高橋健一曾在中國留學,此次他作為志愿者,帶領組員們在上野、原宿等地進行了實地考察。來自武漢大學日語系的辛宸和福州大學日語系的林子晗均為初次訪日,對于日本街頭的扭蛋機、露天市集等感到十分新奇。二人興奮地表示,以前都是從書本上了解日本,此次通過與日本學生的交流和實地考察,對日本社會有了更加立體的了解和認知。
高橋健一帶領組員們進行實地考察。人民網 蔣曉辰攝
來自早稻田大學的大四學生大野晃照已經是第三次參加研討會。他表示,通過與中國學生的交流,感受到兩國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的不同,從而對中國文化和當地社會產生了更深的興趣。期待今后和中國的年輕人加強交流合作,碰撞出新的火花。
第四屆“日中未來創(chuàng)發(fā)研討會”活動現場。人民網 蔣曉辰攝
“日中未來創(chuàng)發(fā)研討會”始于2022年,旨在通過中日青年間的交流對話增進理解、思考如何構建更加穩(wěn)固的兩國關系。本屆研討會特邀笹川杯全國高校日本知識大賽、笹川杯品書知日本征文大賽、笹川杯日本研究論文大賽的獲獎者共40余名中國學生訪日,由“熊貓杯”日本青年感知中國征文大賽獲獎者擔任志愿者。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